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账号登陆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原)大学生杨凯跳楼自杀,留给家长那些反思?

2020-11-3 11: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505| 评论: 0|原作者: 郑丽君|来自: 安迪网站

摘要: 2020年10月12日下午5:03分,江苏大学的大三男生杨凯,在本校的一幢5楼卫生间跳楼自杀,新闻一出就上了热搜,网友评论褒贬不一。而大多数网友留言,认为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健康的的建设和维护。据杨 ...
2020年10月12日下午5:03分,江苏大学一大三男生杨凯,在本校的一幢5楼卫生间跳楼自杀,新闻一出立即上了热搜,网友评论褒贬不一。而大多数网友留言,认为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健康的建设和维护。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下面跟着我把整个事件疏理一下:
 

据杨凯高中同学采访材料看,说他在高中时,是母校数学特长生,时不时就能考出满分,令同学羡慕不已,他唯独好玩游戏,但还算修放自如,所以成绩稳居班级十名内。2017年高考,他以554分成绩,被江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录取。在当时,这无论对家庭还是母校来说,都是特别欢欣的事件,毕竟,他们那一届同时考入江苏大学的,就他和另外一个同学。为此,杨凯在届毕业生中,是位公认的佼佼者。


但他上了大学之后,杨凯与以往判若两人。他常常无辜逃课,作业老抄同学的,并且通宵沉迷游戏,有时考试时只做完选择题,留下很多空白就上交。当老师问他为什么不继续答题?他回两个字“不会”就走了。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大一结束,结果四门挂科。学校当时的处理是劝退。同时提议,如果母亲陪读加强督促,可以保持学业。后来,杨凯在妈妈陪读两年中,成绩还是跌跌撞撞不稳定,在2019年被留级处理。

2020年9月份,江苏大学在经历疫情停课之后,顺利复课,但杨凯开学不到一个月,又连续旷课五天,国庆长假回校,院系领导请来母亲,协商处理杨凯的学习问题。10月10日,杨妈妈从千里之外的老家赶来,10.12号下午,杨凯在妈妈陪同下,到学院办公室,交了学习计划书,请求以观后效。杨妈感觉儿子的态度诚恳的,以为他会用心读书了。接下来,校方奔着管理方便的出发点,要求杨凯搬到现在同年级的宿舍里住,他当时比较抵触地说:“
想好好学习首先要改变我自己,又不是环境所造成的。”

这话说得还算明白,让杨妈理解为儿子“是有决心读书了”。
 
此后,杨凯与母亲走出办公室,4:40他们母子分开之后,仅仅相隔20多分钟,却从五楼的卫生间窗口跳下,当场死亡。

事发之后,他的父母住到学校附近的宾馆,想方设法了解孩子自杀的原因。

但是,他的手机已经在死前,切换到出厂模式。他的微信朋友圈,只留着长达534天的学英语单词打卡纪录,还有在10月11日上传的一张悬空索桥模糊的背影。在我看来,杨凯经历了大学三年空虚迷茫的挣扎,离世前上传那张悬空索桥的模糊背影,暗示着他绝望的心情。但是没有被人注意,包括他们父母,直到悲剧发生。

杨凯走后,母亲打击最大,她回忆生前的点点滴滴,突然感觉对自己的儿子非常陌生。她怎么也无法想象,自己一起与儿子面对学校的安排决定,没有发现特别异常,而当她前脚踏上回家的动车,后脚,他的儿子就从五楼的卫生间跳下,生死两隔呢。

新闻一出,很多网友认为,杨凯的死,与学校要求换宿舍有关?

但我认为,换宿舍只仅仅是诱发因素,而真正让他走向终结的,是面对升学
离家,适应新环境障碍造成的困局,一直没有得到排解。也就是说,杨凯在生物与智力上升入大学,但并非在心理层面能够适应离家,独立完成大学学业的基本要求,从这一点上分析,需要反思家长在养育过程,吸取很多教训?

我们不妨从杨凯大一对专业课遇难逃避行为来看,说明他对生涯规划缺乏信心,即使后来母亲陪读,也没能帮他解开心理的症结。学校重点提供知识和学术的更新,而个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养成,早在家庭应该获得更多的训练,如果父母在孩子不断升学的未成年阶段,只注重考分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即使最优秀的学霸,也会无法通过适应环境的考验。

在此,杨凯事件,对每个家长都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家庭教育的缺陷来。

于是乎,要解读杨凯自杀事件的原因,对他成长心路历程作全方面的分析:

首先,是亲子教育问题。从采访他的高中同学时对他的表述看,高中阶段,因为在校学业比较优秀,他那时看起来比较乐观。而他的父母一致认为,孩子成长阶段比较乖巧。这只是说明,他在努力迎合家长的愿望,或者在当时的群体里,因为优越的数学特长,让他赢得了很多光环,相对构筑起的自信,让他盲目地以为自己是无敌的。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在众多的优秀学子聚集的同龄人中,他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光环,逐渐迷失了方向,一蹶不振,逃避在游戏里,导致学业受挫,陪读留级等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这本来在心理咨询师眼里,是适应障碍、行为退行的突出表现,而他的父母只在乎陪读,配合照顾儿子,根本没有洞悉儿子已经被严重的心理障碍困扰,那些年,他的记忆和思维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很难应付繁重的学业任务。

其次,杨凯个人的自我封闭,也让他很难获得同学和好友的精神支持。他唯一的高中时
母校同学,同就读于江苏大学,曾经约杨凯一起吃过饭,但他只字不提学业不顺的心事,还表现得很平静,让同学感觉只是话不多而已,他过份的掩饰(防御或装),说明在面对现实处境时,采取鸵鸟策略,埋头蒙眼以为不被看见,也就不用去面对现实的困惑了。只是他突然离开人世之后,留给同学们很多无解的迷题。

再次,杨母在陪读期间,学校的心理老师,有几次找杨凯谈话。但是,杨凯不会主动敞开心扉,探索内心的纠结。而当时的母亲,也从没有意识到自家儿子,可能早就患上抑郁症。即使杨凯离世前一天的10月11号,在网络上发的那张悬空索桥上的模糊背影照,也没有意识到儿子厌世绝望的暗示,误失了最佳心理机能修复的机会。可见,彼此在乎的母子,也隔着遥远的天幕互不通心,这让人们非常疑惑,杨凯生前领受父母怎样的爱?或许,杨凯选择的专业,是否父母认为的热门操办?还是他在高中时是否也有母亲陪读,才完成
高考?假如这些都是,与其说,杨凯是一个聪明的儿子,倒更象一只牵线的木偶,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他一直在放弃自我的需求而装乖,拱手拔掉独立起飞的羽毛,一点点地枯缩独自起飞的技能。

心理学上将能力描述为个体在适应环境时解决各种问题所必备的技能,那么,个体的技能在什么时后练成呢?

应当是一个自幼小开始的递进式地锤炼过程。

比如,刚刚会站立的孩子,想要迈开步伐自己走,总是摇摇晃晃,蹒跚而行,难免常常会跌倒,照顾他的人,多数会立马扶起他,并且告诉这样很危险,而且也容易跌伤。那这个孩子可能会很长时间里失去勇敢探索和尝试的好奇心,而这份好奇心没有被抚养人有效地激发,往后在困难面前不是恐惧备是退缩。也有相反的一种情况,即遇到恰到好处的母亲(或照顾者),会对倒在地上的孩子说,没关系,你试着爬起来,妈妈相信你可以继续走的。这个时候孩子得到的反馈是,我可以继续试一试的。那他就不会害怕再一次跌跤了。勇敢的品性和冒险的好奇心,就会得到发扬和锤炼,且完全是寓教育与日常生活之中。

从杨凯升入大学之后,对专业课上碰到的难度,他所采取的是逃避策略,想必他在成长中缺乏精神鼓励,以及解决问题技能的训练。否则,上大学之后,还能接受母亲的陪读和督促吗?

另外被忽略部分,却在家庭治疗师的视角下,或许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他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妈妈一个人在家很寂寞,作为乖巧的儿子,放不下母亲一个人留在老家,他以学业困难的方式,让母亲来到自己的身边,以抚慰她的孤独。这样的孩子,可能卡在父母中间的夹心饼,逃不出罹患心身症的命运。而他的良苦用心,父母到死后都没法领情的。
 
杨父和杨母,现在住在校外,想方设法地找寻儿子的死亡线索,而那个乖乖的儿子,在离开之前,将手机恢复出厂状态,他不希望父母知道自己生前,经历了多少的痛苦挣扎.....只求在他们心中保持乖儿子的形象,他为了孝,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而我认为,这是杨凯到了生命最后时刻,以非常孝的方式,向父母告别,不得不说,他很照顾父母的颜面,也非常的尽了孝道。由此反过来推测,他短短20多年的人生,是多么的孤独和寂寞,他留给高中同学,是聪明学霸的印象,却从不向外人袒露内心的艰难和纠结,就谜一样消失了....

最后,要吸取的教训,是学校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方面,存在可操作的空间。比如,当一个学生厌学、沉迷游戏,学业受挫时,要求去学校心理咨询室作测评,评估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在评估报告出来之后,要求学生必需接受一定疗程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并且告知家长实情,要求给予足够配合和支持。毕竟,家长需要承担心理治疗费用,以及认识心理疾病与学业成败的相关性。我认为,家长对心理治疗的支持态度更重要,因为,那些教育程度比较低的家长,对心理问题和疾病认识不足,忌疾违医,也有部分家长,感觉心理疾病比精神病更羞耻,导致延误最佳的治疗机会。
 
现在反观杨母陪读期间,也没有支持儿子继续心理治疗来判断,与她一贯“看不见”儿子暗面密切相关。我不怀疑母亲对儿子的爱,但是她可能做了“当杨凯饿了,给他一件衣服”的尴尬事情。

难不成杨凯的离开,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心理线索,这可不可以理解为,他的一生,本来就无意与周围的人发生交涉,而给予他生命的父母,生前到底真的看见儿子的存在了吗.....?

 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郑丽君 脱稿于2020.11.3 16:25pm




安迪心理咨询中心,在郑丽君主任的倡导下,创建于1998年,是台州市第一家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先后为吉利汽车,中国联通,等台州本地的企业院校提供过心理咨询服务。创始人郑丽君女士,18年来致力于家庭治疗研究与实践,擅长处理婚姻危机、亲子冲突、以及儿童、少年心理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分析与纠正,如多动症、抽动症、厌学辍学、网络依赖、考试焦虑、自卑抑郁、厌食暴食、精神分裂症各类上瘾症(烟瘾、酒瘾、毒瘾)的家庭治疗。特别对女性不孕不育情绪机制的心理分析、产后忧郁症的预防与家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独特的临床经验。

如果你需要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安迪心理。

中心郑老师微信号:278830150(也是QQ号)

中心地址:浙江临海柏叶西路88号3楼

办公室电话:0576-85113381 ,微信:adxlzx

手   机:13058893590  ;QQ:278830150

邮   箱:  lhadxl@126.com

更多信息百度“安迪心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安迪心理

QQ|Archiver|手机版|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 浙ICP备案号:07000406 )Discuz超级管家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124号

GMT+8, 2024-4-26 08:38 , Processed in 0.1892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