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看见理发师拔掉头顶上的几根白发,就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走向衰老,迷惑中去查相关资料,发现近代经典的研究提示,现代女性的荷尔蒙降低年龄在45-55之间(男性在65岁),因为这个阶段的人具有补偿能力,身体机能每年只以百分之一的非常缓慢的痕迹衰退。所以,我又充满信心地筹划身体力行的设想和创意,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愿为实现社会价值做点努力。 应同学会会务组提议,让我谈谈相关心理的话题,在此愿与大家分享如下点滴。 所谓心理,即脑的机能,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也是说主体对客体事物的态度,态度会产生情绪,持续的情绪状态可形成相对稳定的心态,心态融入性格界定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即通常人们说的外向和内向,就是这个意思。外向者的主导情绪比较乐观、擅长表达和交往;而内向者往往主导情绪呈消极和信心不足,表现为胆怯、不擅言谈而乏于交往,如此长期影响个体的认知与行为风格。 情绪也罢,心态或气质也罢,随处可见,在儿科可见胆小爱哭的婴儿、吮手指的幼童、或神经性厌食症者;在妇产科可见害怕怀孕的妻子、恐惧分娩的产妇、或者拒绝哺乳的新手妈妈。在婚检科,可见恐婚的男女青年,他们因拒绝婚姻而发生头疼或肠胃痛等躯体症状所折磨。 诸此现象,均在提醒人们,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可发生在个体的某个阶段,而不必为此而蒙羞。 所以,当你直面人生最尴尬的场合,优先的选择是集中精力思考对策,养成就事论事的好习惯,可能会让自己经常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 眼下我们已经进入中年,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灰色心理,尽管我们都是医生,且同样还是女儿、妻子、母亲和职员,尽管我们的知识结构掌握了治疗疑难杂症的技能,但并不说明我们绝对拥有健康,由于人生经历的复杂性、个人奋斗结果的差异性、婚姻的磨合成败、养育子女的艰辛,如此等等,处处都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均能成为心理的压力源,尤其是我们女性必须要经历的更年期,诸事难以预知,需要我们有处变不惊的心态和积极的认知策略,让一切象轻风细雨般从眼前漂过,不烙痕迹。 我们都在长期的职场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不管个体的经历与他人何等差异,要继续发展,势必尊重同侪们经历的可信性、真正的知识、包括对对方活动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的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这就是说,当我们通过与他人一一特别是与那些可能了解也无关宏旨而安之若素,但仍然对这些神秘抱敬畏之情,使人觉得有意义的是,我们的朋友中已囊括了与自己观点分歧最大的那部分,豁然回首,我们真的好成熟喽! 成熟意味着丰富,在30一60岁这阶段年龄,往往是可见完全以创造性为基础的人文学科(包括自然科学)成果稳步增长时期,所以我们千万记住曾为之努力的工作和事业,已经到了总结和论文丰硕的年代。如果对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来说,60岁和30岁一样创作力旺盛的话,那么我们从事医学的同学们也不例外,这是丰收的季节,而学术论文恰能代表专业高度,我呼吁在坐的每一位同学把笔拿起来,让长期累积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变成有价值的文字,留存于历史瞬间,为文明进程发光发热,同时也达到健脑的目的。 如果我们在今后,生活和工作处于徘徊之中,请记住总是那些自我意识强烈、争强好胜、不断给自己提出要求者,往往更好地适应严峻的生活危机,除此之外,以下做法可能提供有助益的心理保健功能。 其一:重新燃起一种把现在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希望感,当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生活和工作吸取精华运用现实时,我们的明天会更灿烂。 其二:适当地不断地内省一切,或对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进行重新整合,扬长避短,乐于欣赏,人生会更加美好。 其三:在不断变化的身体条件和社会条件中,保持稳定的自我觉知、充分的自信、和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均能让每一位心情愉快,效率激增,大大提高生活的满意度。 其四:在面临挑战时,保持一颗平常心,静观事态发展,分析因果关系,并把自己的认知调整到“大不了会怎样”的状态,就会顺利地度过所有的逆境。 其五:利他主义;一个人解除烦恼的最好方法只有一个词即“利他主义”,利他哲学墩促我们每个人,要积极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他人感受,并与他人发展友好的人际互动,这样的结果使我们在承担特别人痛苦时,降低了自己的烦恼,同时也赢来可能在一起的亲密团体中的“兄弟姐妹们的”情谊,携手共进。 其六:热爱家庭,家是我们的避风港,要精心呵护,无怨无悔,更爱我们的爱人和孩子,要承认他们是独一无二的、充分认识个人潜质、并努力为之发扬光大,在任何情况下,母亲作为子女的朋友、顾问,给予主动的关切,深刻的理解,这就是成熟之爱,避免“支配”和“服从”的爱之虚假关系,让家庭生活洋溢着温暖和愉悦。 最后我说一句由衷的心里话: 祝我们敬爱的老师健康长寿! 祝我们的同学青春永驻,事业辉煌! 写在台卫八一妇幼班毕业20周年同学会 2002年冬于温岭 |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124号|Archiver|手机版|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 浙ICP备案号:07000406 )
GMT+8, 2023-9-23 20:24 , Processed in 0.1595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