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账号登陆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原)男生拒学,因为活着看不到希望

2022-2-3 13: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77| 评论: 0|原作者: 郑丽君|来自: 安迪网站

摘要: 一位高一男生,断断续续,在学校呆了一个学期,请病假已经一年多了,与其探讨起离校的原因,他说:“因为在学校没有说话的朋友,很孤独,活着看不到希望...”我仔细打量他,长得近175的个头,五官端正,留着很文艺的 ...
一位高一男生,断断续续,在学校呆了一个学期,请病假已经一年多了,与其探讨起离校的原因,他说:“因为在学校没有说话的朋友,很孤独,活着看不到希望...”

我仔细打量他,长得近175的个头,五官端正,留着很文艺的发型,说话声音很浑厚磁性,看起来比较稳重的样子,是比较招女生喜欢的类型,怎么会没有朋友呢?

当我问:“你对自己满意吗?”

他有点迷茫地说:“什么意思呀!嗯...嗯,但我更在乎他人对我的态度....”

这又是一个活在他人看法里的少年。我很想了解这种想法最初从那里来的,他说“我妈妈老对我说,谁家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老拿我去比较,似乎我总是不如他人...”听到男生这么说,妈妈连忙回答,我有这样吗?少年连忙把头低下去,沉默了。

我看向母亲,她坐在儿子对面,分分秒秒看着儿子,那份专注,让我想到了热恋中的情人,心中只有一个他。我问男孩的爸爸,你的老婆眼中只有儿子吗?他笑笑说,她对儿子的确很关注。

男生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她结婚比较晚,生儿子时属于高龄初产。所以,儿子出生之后,宠爱有加,这也是男孩舅舅常提醒姐姐,不要养个“宠子不孝”的逆子。现在母亲想想,自己被弟弟言中了,看着儿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她也很想知道是不是与之前的宠爱有关?

但在家庭治疗师的心里,充满着太多不确定,而我想了解的内容也更丰富。

与这个家庭最初的会谈,是在半年前的暑假。但是,第一次会谈之后,当时我根据孩子的状况评估,以及家庭关系的特殊性,与他们商讨了疗程设置,约好了第二次会谈的时间,可后来,妈妈以儿子不愿继续的理由而中断。

这样一别就是半年之久,等到妈妈第二次预约,已经到了春节前,他说儿子愿意继续咨询了。

这位男生已经18岁了,如果正常升学,已经可读高三的学历。

但是他初中之后,无奈服从母亲的安排,让他离开了常规的升学机制,去了国学班,而且四年中换过三所学校。

为何说男孩无奈转学,完全是母亲主观操办而成的事实。

男生升入初中后,母亲就断定儿子无法应对繁重的课业,她让儿子上了一周的课程,又安排到国学办去体验一周,回来后对儿子说:“你如果在一周内被老师告状一次,你必须給我去上国学班...”听罢母亲带着威胁的安排,男孩只好说同意转学。

就这样,他在那里与年龄参差不齐的同学一起上课,感到很无聊。国学班里最突出的课程安排,就是自己学、自己背易经、论语等,要求背到几十万的课文之后可以升级。但是,他在不同的三所国学班呆了四年,也没有达到要求。我的理解和分析,是他先用服从应付母亲的强势安排,后采取被动抗议的方式,去抵触国学课程的要求,来平衡自己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显然是一种将破坏性内耗的方式,把自己置于糟糕的境地,最后被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退出那所被动安排的学校,而免去了他当下的责任。就象他断断续续咨询一样,开了个头,就不在继续了....

在很多“听话孩子”的家庭里,妈妈很有话语权,尤其是当教师的母亲,一般都被爸爸认为,养育孩子的问题,自己是外行。所以,就撒手不管,当个影子。这对男孩的成长很不利。客体关系研究与个体心理学研都认为,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决定了个体内在的安全感;而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它将影响着个体对待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态度。很多父爱缺席的家庭,孩子成长充满艰辛,最常见是男孩表现为内向、敏感的女性化气质。

看着眼前的男生,面对强势的母亲,连说句真实的想法,都表现得唯唯诺诺,甚至观察妈妈的眼色行事,这可不是正常的母子情感链接,至少妈妈没有給到儿子安全和信任。那么,加上缺乏父爱的滋养,他在团体中,如何保持自信、大方地人际交往呢?所以,当我看着他忽溜溜的眼神时,感到他敏感于他人想法,远远超过对自己内心的体认,而导致环境适应障碍,不得不退回家庭

在我的鼓励下,他说在出了国学班的心灵挣扎,经过深思熟虑,在2021回规中考的路线,也顺利被一所艺术类私立高中录取。第一学期,还被推选当上班长,他承认开始时比较乐观,文化课以及专业课也有明显的长进,每周回家,父母看他蛮开心的。尤其是父亲,感觉儿子终于回归正常的学校生活,心气也顺了。而母亲呢,不时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让男孩感觉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不被母亲满意的。后来因为特别渴望交朋友,而受挫,由对同学的反感,产生拒校,至今已在家休养一年余。

我问他呆在家里舒服吗?他说不舒服,为什么?因为母亲总唠叨儿子做什么都没有恒心。当初送去国学办,动机就怕他无法适应繁重的普通初中生活。自从儿子停学之后,父亲更整天唉声叹气,有时看着他一个人在家,想陪他出去走走,都被儿子拒绝了。双亲都认为儿子越来越孤独,还几度自杀未遂,简直焦头烂额、无可救药。

我很好奇,作为老师的妈妈,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如此没有信心,想当然地给他安排了自认为简单省力的升学路线。但在多年之后,她又说儿子缺乏进取心,消极人生,无可救药。这不是妈妈自己由焦虑主导下的,神一般操作导致的吗?而她已经忽略那种习惯了的自相矛盾的思维方式结出的果,这就是家庭治疗师,在会谈中最关心的系统不良循环。

当妈妈说了当时费劲为儿子挑选学校的事情之后,让我很自然地想到一部外语电影《苍穹之下》,意思是一个小镇上的人们,不满意日渐恶劣的环境,那个部落的首领,为了带领族人,逃避不尽人意的环境侵害,建议大家一起努力,创造一个高度隔离的天幕,把他们都隐弊在苍穹之下,以保障免受各种损害。结果,一段时间之后,有一部分人,应对与其隔绝外部环境,充满了好奇,然后,通过挖地道出去张望,后与那里的首领发生冲突....

所以,男生的母亲,对儿子升初中精挑细选,是她“非重点不上”的虚荣心驱使,后来逢考落选后,她很失望,通过努力,找到当地排名前三的一所初中部就读,
却在开学第一个星期下来,老师反应男孩上课注意不太集中,才导演了上面所说的“一周之内必转国学班”的限令。言下之意,母亲非常肯定孩子不适应常规教学,离开竞争性比较剧烈的传统体制学校,也就免去她本身对儿子成绩排名欠佳的信息困扰。

现在,男生通过曲折的抗争,回到体制内的特长艺校上课,但他已是失去学籍的旁听生了……

纵观男生这N年下来的求学经历,完全是母亲的一意孤行,她与孩子的关系模式,也暴露她对自己的内在联系。

当我问爸爸有何想法时,他说自己当时也有想法,但是老婆听不进去的,只有随她。他的放弃,让儿子的青春期就学,走了一段不同寻常之路。

而男生不情不愿地去了国学班,只是表面上继续当个听话孩子而已,因为内心的困惑,也很难适应离家的住宿生活,曾多次向母亲提出要做心理咨询,母亲自以为了解他为拖拉习惯找借口,没有同意去见心理医生。就这样,他带着内心的挣扎,碾转与三所国学学校,现在又有回到常规体制内上学.....

从男生的上学经历看来,我们不妨看见,妈妈好像是一个放风筝的人,儿子飞得高飞得低都由她说了算,爸爸和儿子的想法,一概听不见。这样的一言堂家长作风,很容易把孩子培养为表面很听话的乖孩子。但是,乖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采取被动的消极的方式抗议,只会让成长之路更加充满变数,甚至让分离与独立变得越来越困难。

看着眼前冰冻一样的家庭,母亲稳固地控制着家庭的主导权,将家引到岔道。虽然用心良苦,但忽略孩子的个人意愿。在我看来,她虽然是一个教育者,但已经偏离了教育本来的方向:即与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唤醒生命等宗旨背道而驰,相去甚远。

而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母亲甚至父亲,都共同认为孩子依赖上手机,有网瘾,必须要带他去精神科看病,结果被诊断为抑郁症,进行药物治疗。而男孩感觉自己不是药物能够解决的,吃吃停停,反正感觉心情也好不到那里去。在今年的元旦,他把剩下的十来颗药一口气吃下去了,直到被送进医院洗胃为止,当问到他为什么时,他说很活着很空虚,学业很烂,一点也看不到希望....

那么,正值青春晚期的男生,为何如此在乎他人的看法?是什么导致他自我评价极低,抑惑自尊缺失,让他高大的躯体下隐蔽着如此弱小的心灵?我认为本案留给我们诸多思考:

其一,无论何时要孩子,爸爸和妈妈都要积极储备育儿知识,不要缺席孩子成长每个阶段,尤其是父亲,很容易把育儿的职能让渡给妈妈,使孩子性格形成过程缺乏果敢与勇气,造成敏感怯弱的气质。其二,对生命个体要有起码的尊重,尽管孩子身上遗传着父母的基因,他们仍然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作为父母只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他们对那些敏感的领域,并且加以引导即可,特别警惕拿自家孩子与同龄人比较,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有不要过份设计和雕琢,否则适得其反。本案的妈妈,仗着老师的职业优越,对儿子的学业过份关注,而忽略了生活能力的培养,让儿子在同伴相处中遭遇很多挫折,而拒学离校,并且贴上抑郁症的标签,教训极其深刻。其三,亲子关系要建立在理解平等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只顾自己发话,忽略孩子的感受与需求,而形成无效而僵化冷漠的亲情。本案的妈妈在儿子提出要做心理咨询的请求时,主观武断,认为孩子在无事找事,为自己拖拉习惯找借口,错过了最佳的心理调整时机。可见,他们的亲子关系是多么的缺乏弹性。

总之,与这个家庭的工作,需要深入细致和连续,不断深入地探讨互动细节,让他们识别家庭系统功能混乱或自相矛盾的循环特征,促进系统的分化和成长………

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郑丽君 脱稿于2022.2.3 13pm





安迪心理咨询中心,在郑丽君主任的倡导下,创建于1998年,是台州市第一家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先后为吉利汽车,中国联通,等台州本地的企业院校提供过心理咨询服务。创始人郑丽君女士,18年来致力于家庭治疗研究与实践,擅长处理婚姻危机、亲子冲突、以及儿童、少年心理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分析与纠正,如多动症、抽动症、厌学辍学、网络依赖、考试焦虑、自卑抑郁、厌食暴食、精神分裂症各类上瘾症(烟瘾、酒瘾、毒瘾)的家庭治疗。特别对女性不孕不育情绪机制的心理分析、产后忧郁症的预防与家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独特的临床经验。

如果你需要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安迪心理。

中心郑老师微信号:278830150(也是QQ号)

中心地址:浙江临海柏叶西路88号3楼

办公室电话:0576-85113381 ,微信:adxlzx

手机:13058893590(微信同号)  ;QQ:278830150

邮   箱:  lhadxl@126.com

更多信息百度“安迪心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安迪心理

QQ|Archiver|手机版|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 浙ICP备案号:07000406 )Discuz超级管家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124号

GMT+8, 2024-4-25 23:21 , Processed in 0.1959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