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账号登陆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原)漫谈青少年抑郁症的家庭治疗体会

2020-5-27 17: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26| 评论: 0|原作者: 郑丽君|来自: 安迪网站

摘要: 随着人们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广泛认识,抑郁症在当前人们的言谈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每当不开心时,就会如此表达“我很抑郁”。因为,抑郁症有症候群,比如情绪低落莫名地悲伤流泪、失眠、食欲减退、短时间内 ...

随着人们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广泛认识,抑郁症在当前人们的言谈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每当不开心时,就会如此表达“我很抑郁”。因为,抑郁症有症候群,比如情绪低落莫名地悲伤流泪、失眠、食欲减退、短时间内体重减轻、唉声叹气、对未来充满绝望,甚至厌世逃离等等。


这是带着抗抑郁药物来做心理治疗的女孩,她上初二,在疫情禁足阶段,常常嚷嚷开学后怕被同学嘲笑和排挤,活着就是受罪,几度要跳楼自杀,被精神科诊断为严重抑郁症,接受药物治疗几个月了。


预约我的是女孩的父亲,他说我们做父母对孩子都挺好的,就不明白女儿为什么就不想活了,网课开始后,数学作业老是抄,老师告知妈妈,妈妈免不了会唠叨女儿,她的坏情绪就象火球一样暴,与妈妈对骂不堪入耳,甚至会高喊“你去死吧!吵完又喊着要自杀,整个家都被她搞乱了,希望求助心理治疗,帮她的女儿恢复学习的热情。

根据几十年家庭治疗实践,我对青春期的绝望厌世症,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成长背景一般都比较复杂,我敏感地意识到,首先要应对的是女孩的厌世问题,而非家长认为的重拾学习热情,只要她能够乐于生存,学习问题也可以迎难而解。由此,我希望他们组织一家人,来做家庭治疗访谈,我要对女孩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评估,认真探讨她的“抑郁与家庭那些因素有关?方可提出客观的可操作的建议。

父亲说,为了不拉下女孩上网课,他们约在一个的中午时段,做首次访谈。

初此见到他们一家人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是四口之家,女孩的下面还有一个小几岁的弟弟。在上小学高年级。他们姐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体型都比较壮实。我说女孩担心复学后,同学无法接受她吃药后体重猛增的囧样吧!她点点头表示这个意思。

女孩落坐在我右边的沙发椅子上,弟弟坐在我的对面,父母坐在右边的二人沙发上。

我开始邀请女孩说话,希望她能够告诉我那些伤心事?

她眯着眼睛,咿咿唔唔地说:“自己好长一段时间,无法专心听网课做作业了,现在一听到爸妈督促上课,就想逃离,可是又没地方逃,真的没法活了。”

这时妈妈说:“他们一直在外地大城市做生意,儿女两个小学时在外地上的,她要升初中才回到当地,为了让她升个重点初中,托关系进去,妈妈就放下生意做陪读,私立重点学校成绩抓得比较紧。但是,女儿又偏科,学数学很吃力。所以,老师常常会电话告知,因为心比较急躁,免不了要说女儿几句,她就.....

没有等妈妈说完,女孩就接着说:你是说说吗?你每次都在骂知道吧!而且常常也会打我,我感觉做人太没有意思了.....”

还好她一与母亲怼上,就把自己厌世自杀的原因点出来了“这都是你们逼的。”

我观察着家中的两个男人,爸爸和儿子,他们都没有说话,就问弟弟,你对姐姐刚才说的有何想法?

弟弟说:“爸妈对我们学习都看得很重很紧,老说读不好书,今后没出息。因此,常因考试成绩退步而被打....”


这个时候姐姐稍微提高了音量说:“我在学校常常被数学老师惩罚,回家又要被妈妈打骂,做人真的太委屈了,还不如死了的好。”她说话三句不离死,怪不得父母异常紧张。

据深入了解,女孩在小学就偏科的苗头,语文超好,而数学却常常垫底,那个时候,没少被数学老师批评、辱骂和惩罚,她说自己到现在都恨那个数学老师,有时都想×了他,如果他当初能够多启发多鼓励一点,也不至于到现在对数学本能的抵触。

我观察,女孩一旦开口说话,表达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我对她的遭遇和感受深表理解,她开始敞开心扉,说起自己学校生活的艰辛,那个时候,被老师惩罚多了,也会遭遇同学们的排斥,有几个男生老欺负她,不仅起绰号,还要用言语霸陵她,回家来都不敢跟父母说,知道说了也不会被理解,反而被妈妈又打又骂,一路过来,实在很不容易。

听完女孩的述说,我看到妈妈的眼睛开始潮红,爸爸却不以为然,他说女儿如果努力学习,也不会招老师的批评。

很显然,女孩在学校学习困难与人际遭遇,在父母那里无法获得理解和支持,更谈不上能够得到建设性的建议,更多的被认为她不努力而为之。因此,作为孩子后援的父母,根本就想象不到,一个孩子长期处在恐惧和对立的情绪状态下,智能自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她目前对数学的抗拒,不排斥是小学阶段创伤应激后遗症。

但是,在家长那里,上述问题,属于孩子自身的问题,他们来做咨询的目的,也在这个点上。

而我却不这样认为,这个在家长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居然持续了那么多年?难道不让人深思吗?


因此,我很好奇,既然女孩学业偏科是事实,只要父母能够接受,鼓励发展其他爱好,至少让她从兴趣那里找到快乐。但是,为何到现在还在纠缠不清呢?

这一问,女孩就哭得更伤心了。

女孩说:“妈妈一看到我数学不好,就骂我,笨死了,不争气,长大后能有什么出路?她还反对我一直喜欢的画画。其实,我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有灵感的。”


接着女孩的话题,妈妈也很激动地说:“老师们都说女儿人很聪明的,要我们管教严点。我们也不知道怎么管,就让她到辅导班补习数学,但是她就是不长进,你说花了钱,还没有进步,气不气人......


看来,妈妈的压力来自于不断接到老师的告诉,她不假思索地以为,只要课外辅导就能够解决问题,而忽略女孩偏科的事实,也根本想象不到越惩罚越产生抵触心理。


我就此问题让爸爸谈谈想法,结果他与妈妈的说法非常一致,更有意思的是,说完女儿不懂事,还责备太太脾气太恶劣,加速了女儿的叛逆。

我说:“既然你看得那么清楚,在妈妈对女儿发火的时候,是否会帮她消消气呢?”

这时太太充满委屈的哭出声来,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大家都沉默不语,我观察他们的儿子,他看着妈妈的情态很不安,不停地挪屁股,想去安慰妈妈

我想,这是否他们家庭常常因女儿问题,导致气氛充满张力的表现,如果这个时候,儿子稍微言行不当,也难免遭受打骂。

我再一次去问女孩:“妈妈抓狂时,会做什么?”

她说:“就会打我踢我,甚至用皮带抽我。”

我继续问:从几岁开始?”
她说:“记得四五岁时,在幼儿班带数学作业回家,做不了,就用皮带抽我”

这是她最早的创伤记忆。

我问爸爸:“那时你在场吗?”

爸爸却说没有印象。

这时,妈妈很生气地说:“你怎么能知道,孩子们小的时候,你天天不着家,只知道与朋友一起搓麻将,还输了很多钱?我那个时候儿子刚刚出生不久,家务很多,都是我一个人对付着,你说我烦不烦?

无独有偶,脾气暴躁的妈妈,都有一个游离在家外的爸爸。婚姻早期,自打大女儿出生后,外公外婆就来打下手帮衬着,就让爸爸成为影子一样的存在,他只要白天处理生意往来,晚上就与朋友黏在一起打麻将,过了半夜才回家,还不断输钱。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妈妈,不仅仅承担抚养两个孩子的压力,肩膀上还附加了为丈夫还赌博债的经济压力她怎么有好心情应对养育孩子的繁杂呢?

于是,我要帮助妈妈澄清,她撒在孩子的火气里,是否也有夹杂着对老公的不满?

妈妈说:往往都是因为气他爸,吵架之后又见不得人,一旦女儿有些不乖表现,就对她打骂了。

这个时候,我观察着爸爸,希望这个男人有勇气对太太说声抱歉,来消解她淤积十来年的怨气。

但是,这个神经大条的男人,不但没有给哭泣的太太递纸巾,还在说着自己的脾气很好,他向女儿求证:“爸爸是否很少打骂你?”

这一下,把女儿激怒了,她呼吸都急促起来,我看到她胸部起伏,喘着粗气说:在我小的时候,你们常常关起门来吵架,那时,我就很害怕,马上钻到被窝里哭。”她抽纸巾擦眼泪,继续讲到“有一点,到现在都不会忘记,你们吵架时,常常说要离婚,当时我一边哭一边想,如果你们真的离婚了,我要跟谁呢?常常晚上想着就睡不着,你们不知道的,这种选择很折磨人的.....”

当夫妻系统失衡时,冲突持续存在,无疑,孩子就成为无辜的替罪羊。但是这一对父母怎么也不会理会到,他们吵架,关孩子什么事,天下哪一对夫妻不是吵吵闹闹的?为什么自己的女儿就发生抑郁症了呢?

据《原生家庭》作者研究苏珊福沃等的研究结论是,内心痛苦的人,那份灰暗的、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来自于家庭,而且,主要来自于你和父母的关系。

而本案的女孩,同时经历来自于各方的身体和语言持续的暴力,使之支撑活下去的勇气和尊严,都被击得粉碎,她“要自杀”的呐喊,也在昭告父母,如果父母不致力于调整家庭互动模式,建立有温度的亲情关系,或许只会一路滑向黑暗。

我与这个家庭一起工作了几个月的时间,经过扰动与重构夫妻子系统,父母的意识发生了改变,他们认识到,最好的亲子教育,是首先经营好夫妻关系,当爸爸与妈妈之间相处充满默契和温暖,孩子就可以从父母矛盾的夹缝中,解脱出来。而女孩呢,也逐渐认清,原来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如此的爱恨纠缠。她现在可以站在清晰的边界里,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可以做到舒适和简单地投入团体生活,只要保持本真,轻轻松松地做自己,对学习自然不再抗拒。

复学之后,女孩逐渐融入了同龄人的圈子中,一扫过去的忧心忡忡。现在,对曾经排斥的数学课也渐入佳境。  
与这个家庭一起走过的日子,我和他们都有深刻的体会,你如果孤立地看孩子行为问题,你会带孩子找医生贴个标签,给他一个疾病的名称,和药物治疗,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的精神科的常用治疗做法。但是从家庭治疗诞生之后,它的魅力,在于它将孩子的问题放在系统里考量,探索父母未解决的冲突,造成紧张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带来的恐惧,产生无所适从的行为,还有孩子主动站在情绪痛苦的家长一边,形成的联盟,或帮助减轻她的痛苦做出的努力,愿成为替罪羊。所以家庭治疗着重于分解孩子症状发生前的家庭无效的互动及关系模式(有病的关系),最终把对因治疗落到实处,把卡在僵化关系中的孩子解放出来。让父母成为父母,孩子成为孩子。
 
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郑丽君  脱稿于 2020.5.24 17:26PM

==================================

如果你需要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安迪心理。

中心郑老师微信号:278830150(也是QQ号)

中心地址:浙江临海柏叶西路60号3楼

预约电话:0576-85113381 ;13058893590;

微信:adxlzx

手机:13058893590 

QQ:278830150

邮箱:lhadxl@126.com

更多信息百度“安迪心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安迪心理

QQ|Archiver|手机版|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 浙ICP备案号:07000406 )Discuz超级管家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124号

GMT+8, 2024-4-26 07:25 , Processed in 0.20004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