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账号登陆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原) “都挺好”的父母与抑郁了的孩子(一)

2020-3-2 22: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266| 评论: 0|来自: 安迪微信公众号

摘要: 这一年的春节,因为疫情,本地封城禁足,大家都呆在家里,天天在屋檐下的聚集,到底会发生生命情况呢?大家心里都没底,平时各忙各的家人,在吃饭时碰碰头,总是容易对付,眼下二十四小时要磕磕碰碰,家庭会演奏出怎 ...

这一年的春节,因为疫情,本地封城禁足,大家都呆在家里,天天同在屋檐下的眼对眼,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人们心里都没底,平时各忙各的家人,在吃饭时碰碰头,总是容易对付,眼下二十四小时要磕磕碰碰,家庭会演奏出怎样的乐章呢?的确很考验人。

 

一位因儿子暴躁叫嚷不想活的母亲紧急求助,她说儿子最近脾气很火暴,没法交流,只要父母对他说话,他都会立即躁狂地吼叫“被你们压得喘不过气”,并且跑回房间,上锁,捧着手机,几天不跟大人说话。

 

我建议父母与儿子一起来作家庭访谈,评估一下到底儿子的情绪与那些因素有关,但是因为抗疫期间,出行不方便,而迟迟没有到访。


解禁后,我以为他们会如期来做评估。
但是,妈妈好像很难约上丈夫和儿子,某一天上午,她一个人来了。

听了她的一番叙述,我从她的字字句句里感到,儿子在童年期,母子还能有话说。但到初中之后,儿子对待母亲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根本无法交流;上高中之后,儿子一到考试有压力,就会莫名其妙对妈妈吼叫。她那个时候,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时时顺着他....


后来母子关系越来越差,大学之后基本说不上话,假期在家一直玩手机,很少看到儿子出去与同学玩。他工作算起来已经四五年,除了上班,几乎不社交、不谈恋爱,这段时间好像很压抑,常常喊头疼,最让妈妈紧张的,是儿子常说“不想活“之类的丧气话,让身为父母很崩溃。


母亲说着说着哽咽起来,她感到既无奈又无助。但是,她很快收住情绪,不让眼泪流出来,然后,会笑一笑接着说。

 

她的细微变化,让我有一种感觉,是不是她平时非常的理智,不容易流露真情实感。


我问:“儿子反感你说那些话?”

 

她举例说:“比如他说今天天气很暖和,我就说那你要穿矮领的羊毛衫,他立马就嚎叫起来不要我管.....”


很显然,儿子本来就想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而妈妈马上会给他穿衣指点,这种文不对题的对话可能一贯如此,让儿子感觉母亲不在倾听他说话而生气。但是,母亲却说:“我关心你没有错吧!你干吗生那么大的气?”母子之间这样你来我去的冲突,就在日常对话中频繁第发生着,在母亲看来,儿子一定毛病严重了。

我逐渐地发现,眼前的母亲,非常功能化,她可能把自己的存在,就当作一个保姆机器人,根本不带情感地与孩子互动,就像她在这里也常问我,这样我没有说错吧!对于只会说“正确话”的妈妈来说,孩子往往都是错误的一方。何况现在他已长大,有点反抗的能量,所以频频向母亲发射子弹。


我问母亲:“你丈夫对儿子现状怎么看 ?”


她说孩子他爸在单位主事的,工作很认真,回家很少跟儿子说话,从小到大没有看到父子之间有嬉闹的场面,他一开口说儿子这个不是,那个不是,几乎是否定,用手指指点点,我知道儿子很怕他的,他对儿子指责的话比较多,从没有听到赞扬和肯定.....但是,儿子现在反而与爸爸讲得来,也很关心爸爸的身体状况。


她这么说的意思,丈夫在单位当主管,显然工作很有能力,但他与很多成功的男人一样,很少流露夫爱和父爱。这会给妈妈留下很多不悦,甚至怨恨。


我试着问:“你会欣赏儿子吗?

 

她摇摇头说:“我也很少,我常常担心他做不好事,比如,坐我外甥的车上,我就很放心。而凡是我和儿子出行,都我自己开车,尽管儿子也有驾照......”


我根据他上述反应的家庭关系图谱,大概能够想象到,他儿子在家的情形,妈妈很罗嗦,生活照顾得于无巨细;爸爸事业成功,但很严肃,有权威,他们努力对儿子坚持说对的话,预防孩子做错事走错路。


那么,在两个大人都追求”正确“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感觉自己说什么都是不对的,做什么都要大人说了算,自己被高度管控。所以,现在的他对家长既愤怒又抗拒。而在父母眼里,儿子很糟糕,有严重的躁狂抑郁.....这就是母亲认为当前家庭最大的问题。


而我面对拿孩子的病来下说事,几乎会打个问号,始终不那么确定。我的思考是,一个孩子的病症。引起父母共同关注的背景资料是什么呢?他的病是否父母没有解决问题结出的瘤?这两个问题是我往下要与家庭着重探讨的话题。


我期待她的一家三口来做家庭评估,试图解析上述两个假设和质疑,才能评估他们有没有新的可能性,去推动他们走出阴霾,这才是我与他们继续的工作的重点......

一周之后,母亲给我留言,她与丈夫商量好先作夫妻会谈,她说还是想借此了解,如何改变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但我明确地意识到,这一对夫妻,可能需要更多的帮助。因为,只有夫妻彼此无话可说了,才把孩子推倒前台来,当作谈话的焦点。


我安排在一个周日下午的时间,见到他们夫妻。先生个子不高,清瘦,给人比较精炼的感觉,虽然在春节期间刚刚做了第N次重要手术,看来恢复得还好,他说禁城令解除后,上了一个星期的班,本次咨询想探讨一下如何帮助儿子解除网络依赖的问题,这时夫妻一致的需求,我认真打量太太虽然体型略胖,但打扮很时髦,涂口红,戴着帽子,里面穿一件流行的红花连衣裙,外批长线衫,很飘逸。


太太也附和先生说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讨教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显然上次与她探讨的目标已经被救孩子的强烈愿望置换了。


我回复父亲说:“你真的只要探讨亲子关系就可以了吗?

他重复一遍,这是今天来的目的。


当然,我站在家庭治疗的角度,是对他们
的明显存疑,就强调地说:“你认为改变亲子关系,就可以帮到你的儿子走出抑郁吗?

 

他此刻被我这样一问,开始沉默思考了一会儿。


妈妈接着说了他们家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她说:“儿子这一段时间对声音反应很敏感,我招呼他爸到厨房一起做饭,他就出来喊叫“你们不要吵架了....”


我就这个问题,邀请爸爸谈谈想法。


没等爸爸开口,妈妈抢着说,自己平时与丈夫也这样说话,但想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认为我们在吵架。


我还是请先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先生说老婆说话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安迪心理

QQ|Archiver|手机版|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 浙ICP备案号:07000406 )Discuz超级管家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124号

GMT+8, 2023-9-23 18:29 , Processed in 0.15457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