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账号登陆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原)如何摆脱升学压力“综合症”

2016-1-20 16: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31| 评论: 0|原作者: 郑丽君|来自: 安迪网站

摘要: 如何摆脱升学压力的“病症” 每一年高考或中考,都有一部分考生会出现迷茫、失落、甚至情绪混乱的现象,他们中不是因为学习困难,而是升学期望太高导致的压力产生应激反应,比如某一模拟考成绩波动或下滑,他们就会 ...

如何摆脱升学压力“综合症”

 

每一年高考或中考,都有一部分考生会出现迷茫、失落、甚至情绪混乱的现象,他们中不是因为学习困难,而是升学期望太高导致的压力产生应激反应,比如某一模拟考成绩波动或下滑,他们就会得出结论,我一定就会“失败”的焦虑反应。事实上他们并非特别差,也不是想象中的失败,他们只是与完美的期许稍有出入,就得出灾难化的定论,被“失败”措辞击倒。

 

之所以说焦虑,是因为考生的担忧远远超过他们的现实困难的状况,这些考生一旦公布考试就开始担心自己不行,可等到成绩公布有时也与平时差不多。但他们生理反应已经达到心身症的指标,比如失眠、心跳加快、肠胃功能紊乱、临场眩晕、手心出汗,有时在等待成绩发表的几天里茶饭不思,睡眠减少,更加糟糕的是怕从此他人会看不起自己,被嘲笑被排挤的危机感犹然而生,如此等等都与他们能够应付的能力范围并不相符。也因为这样的一系列症候群,往往家长过犹不及乱投医,吃各种药物是他们首先要经历的艰辛。到等到稍微冷静想一想,才会想起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缓解升学焦虑比如心理疏导,恰恰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努力方是他们恢复心身放松的最后努力,而这样的努力确实给焦虑的考生带来不一样的转机。


中午,我在逛商场,远处的一个导购热情地走过来帮助我介绍产品,听她说完却问我:“你还记得我吗?”我抬头看看她,觉得很熟悉,居然也记得她的名字随口唤之,她有些感动说“我现在很好,是不是我那段时间太不懂事啦”,该同学有点谦虚,其实不是她不懂事,据我当初对她的评估是她“太懂事”,她怕自己高考不顺利会让母亲很没有面子,就是这个额外的心理负担,使她进入高三之后面对每次考试都紧张兮兮。一段时间,焦虑的情绪控制了她学习生活,她一想做作业就会被一种声音提醒“如果高考失败,我妈妈会受不了的”,导致她心理一度混乱,那个时候,只要同学说说笑笑,就觉得是对自己的唾弃由此不得不退缩回到家庭,也被迫标上‘精神分裂’的标签。

 

当她开始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已经离开学校几周啦!妈妈看着孩子吃药变得思维迟钝,又回头寻求心理治疗,这样倒腾来倒腾去就耽搁了三个星期的上学时间。

 

幸运的是,她在治疗室里的倾诉,让她释放了压力也很快缓解了焦虑情绪。当我了解她压力的源自于母亲的超高期望值时,安排父母一起的会谈使她表达了从没敢表达 “你们只管自己过好生活我就很开心” 内心愿望。从此母亲明白把自己高考失意的恐惧传递给了女儿是过去认知的盲点,当她意识到平时对孩子说的“不要象我一样生活”的自我否定与超高期许,都给孩子还不那么扎实的肩膀增加了负何,而听话女孩要为母亲争气的雄心加码,压垮了本来就紧张的神经。

 

在无数的升学焦虑个案中,父母的高期望值是敏感的压力源,那些家长之所以为什么老盯着孩子的前途,可能他们已经忘记经营自己的人生,比如父母两个人的情感因为长期分居出现裂歇,这在当代大部分家庭中可能的事实,比如父亲在外工作挣钱养家糊口,母亲留在家中陪伴孩子,久而久之夫妻的情感各有所依,父亲与工作结婚,母亲与孩子链接,正像上面的女孩一样心知肚明母亲的孤单转化为对自己期许,所以她会说出“你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贴心话。

 

当她的母亲认识孩子的“病症”是来自于自己不当的期望,以及父亲退出家庭生活的背景时(她的的父亲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女孩在奶奶家也遭遇重男轻女的鄙视),父母努力开始调整日常生活的合作内容,女孩如释重负,开始回到学校上课,并且坚持到高考顺利升入大学,现在就读的学校,是她今后当教师的预备课程,我希望她的理想如愿以偿。

 

她说现在做假期工,是弥补过去生活能力方面的缺乏,她准备用四年大学期间的假期时间,让自己多接触社会去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以丰富独立起飞的羽翼,看着她对未来的设想与安排,我的忽然觉得眼前的姑娘是多么的清楚未来的道路,心感踏实,赞誉她真不愧于文科女生运用得当的遣词造句表达心意。

 

在此,我不想多说对个案治疗过程与技巧,以免造成读者的误解。但是我希望读者在了解类似于的毕业班要升学的学生情绪状况时,提醒他们尝试心理治疗的必要性。

 

因为,没有一个孩子孤立于家庭之外,父母对孩子的厚望,是目前大环境下孩子们的无奈,如果说父母爱孩子的同时附加了条件,那孩子成长过程会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因为他们在成长中还不具备担当太复杂的责任,而她努力顶起腰板的时候也可能是要垮塌的时刻。

 

还有,我们耳闻目眩的父母对孩子 “不要象我们一样生活” 有关说法,几乎都是个体营业者或者打工族所谓被主流认为底层的平民百姓,他们觉得自食其力是微不足道的,这是当前社会文化的普遍认知,我认为是一种悲哀的认知,如果自食其力都得不到认可,那么,难道好高骛远与趋势敷衍就是高贵之人吗?当父母告诉孩子“不要像我辈.....”,言下之意在否定自身的价值感。如果父母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角色,孩子即备读书很好,他们也找不到认同感与归属感,他们在青春期更容易象一朵浮萍没着没落,确立自我无比艰难。


 每当我们接到青春期学生升学焦虑,考试紧张综合征的案例,基本上与父母对自我状态的否定有关同,他们将自己未实现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每天碎碎念灌输所谓的‘阶层’观念,结果事与愿违,如果一旦发现孩子面临青春期的混乱,家长常常矫枉过正的行动而让孩子被冠上“精神科的病人”标签。忽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帮助使孩子的成长蒙上不堪的心理阴影,使学生发展性的心理问题演变成精神障碍,付出更悲催的代价.....


   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郑丽君  写在2016年1.20 期末考试结束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安迪心理

QQ|Archiver|手机版|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 浙ICP备案号:07000406 )Discuz超级管家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124号

GMT+8, 2024-4-20 18:21 , Processed in 0.1944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