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贝在母亲的陈述中是个非常自我中心的男孩,他很容易哭,一旦想吃的食物没有了就哗哗直哭;同学戏喜说了他不爱听的话也哭;考试比不过竞争对手更爱哭。 因此,母亲觉得这个孩子很小气很费心。 什么呢?
次日,小贝想吃芒果,向母亲要芒果,她说昨晚自己吃光了。儿子听到这话后就哭得稀里哗啦一小时不停竭。 听到儿子哭声,母亲怒火中烧,她就骂儿子无理取闹,这样使他哭得更伤心。 因为,儿子只知道自己喜欢吃芒果,没有想到妈妈也可以喜欢吃芒果的。 现在需要反思的应该是母亲,她为什么没有在家庭范围训练孩子与人分享的品性。 分享,是孩子走向团体必备的心理品质。它意味着除自己之外还有人也有与自己一样的需求,如果我把食物与快乐与他人分享,也会从他人那里馈赠快乐与食物,这样的人际环境不会太孤单。 如果做母亲在家里常常强调“这是儿子的”特权意识,那么,他们以为全世界的人都要这样对待我,以后他们在家以外的环境,可能到处碰壁。正象小贝不愿意听到同学说的的他不爱听的话也哭一样,团体生活异常艰难。 如何培养分享的意识,最好的做法,每当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要求孩子分一点在场的人,大家一起品尝,一起感受,以后孩子就会觉得这是很美好很快乐的事情,也学会了大度。 合作也是社会化必须的技能,它需要个体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基础,比如,希望获得自己没有的玩具体验,就必须以自己心爱玩具做交换,这种交换本身就意味着远离“自我中心”,孩子可能从这种交换玩具中获得家庭以为的更多友谊。
很多孩子在团体中生活比较困难,作父母的可能没有前瞻性的意识到孩子在入幼儿园之前必须训练他们分享与合作品质,参与和等待的良好习惯。比如希望有人跟自己玩,就要去询问身边的小朋友是否愿意一起玩那个游戏或项目,贸然加入会很讨人嫌的,只有等待被邀请或者排队入场方能获得欢迎。 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郑丽君 2012.7.3 |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124号|Archiver|手机版|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 浙ICP备案号:07000406 )
GMT+8, 2023-9-23 18:00 , Processed in 0.1482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